按部首检索
|
按拼音检索
|
秠
拼音
pī ,
笔划
10
部首
禾
五笔
演变
|
解字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正韻】鋪杯切,
音坯。【爾雅·釋草】秬,黑黍。秠,一稃二米。【詩·大雅】維秬維秠。【疏】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一米者,別名爲秠。宗廟之祭,唯祼爲重,二米嘉異之物,鬯酒宜用之。漢和帝時,任城縣生黑黍,或三四實,實二米。得黍三斛八斗者是。
又【韻會】百穀之中,一稃二米,惟麥爲然。【說文】解秠字,一稃二米。而解來字云:來麰,一來二縫。是秠正此來麰爾。
又【廣韻】匹鄙切【集韻】【韻會】普鄙切,
音嚭。又【集韻】【韻會】
匹九切,音剖。又【集韻】俯九切,音缶。又【廣韻】匹尤切【集韻】【韻會】披尤切,
音哹。又【五音集韻】敷羈切,音披。義
同。
考證:〔【詩·大雅】維秬維柸。〕 謹照原文柸改秠。
分类:
【午集下】【禾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秠
pī
古书上说的一种黑黍,一壳二米。
谷皮。
笔画数:10;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13241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