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按部首检索 | 按拼音检索 |

  
  
拼音 duì , 笔划 8
部首 五笔

演变 | 解字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廣韻】丁外切【集韻】【韻會】都外切,。【說文】殳也。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从示殳。詩曰:何戈與祋。  
又祋祤,縣名。在馮翊。【前漢·郊祀志】鳳皇集祋栩。  
又【廣韻】丁活切,音掇。義同。前漢郊祀志,顏師古讀。  
又姓。漢光祿勳祋諷。

分类:【午集下】【示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duì
古代的一种兵器,即殳。
悬挂羊皮的竿子。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置放城门口,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关门夜开,不下羊皮之 。”
姓。

笔画数:8;
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3554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