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宋史·滕元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召试,为集贤校理。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神宗以为名言。知谏院。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拜御史中丞。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除田祖,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历齐、邓二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哲宗登位,知郓州。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
[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B.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C.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D.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阅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B.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也指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C.学田:我国旧时属于学校的田地。以地租作为祭祀、教师的薪俸和补助学生等的费用。
D.河东:文中指地区名,指山西西南部,或泛指山西全部。因本地区在黄河以东而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滕元发富有才智,深得神宗信任。神宗向他求取治乱之道,他的回答得到神宗的肯定;他和神宗亲密无间,跟神宗议事,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B.滕元发处事公允,反对不正之风。有人指责宰相跋扈,滕元发不完全认同;宰相任命官员没有避嫌,谏官反对,皇帝没有接受,媵元发发表意见,皇帝醒悟。
C.滕元发刚直易折,遭受打击排挤。王安石担心滕元发对新法有看法,神宗相信了王安石,滕元发被贬;滕元发受妻子亲族牵连被排挤,流落外地将近十年。
D.滕元发体恤百姓,关心教育事业。有地方发生大地震,造成了破坏,他不顾个人安危,安抚百姓,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面;他解决了多年积累的学校学田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5分)
(2)元发虑流民且至,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5分)
 
 
答案:
10.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原文标点: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错,也包括在世的君主和尊长。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神宗相信了王安石”错,应是王安石担心滕元发对新法有看法,而神宗会认同滕元发的看法。
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朝廷中没有朋党,即使是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也能成功;不是这样的话,即使是高明的君主也很危险。(得分点:“虽”“济”“殆”各1分,句意2分)
(2)滕元发担心流民将要到达,爆发瘟疫。先准备城外作废的军营土地,把富裕户召来,让他们出钱建房屋。(得分点:“且”“度”“谕”各1分,句意2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刘文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史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倪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韩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胡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赵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王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晏敦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张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姚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任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汪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项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曾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薛季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谢方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宋史·范仲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宋史·程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郑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黎州诸蛮》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若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宋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洪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刘承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彭思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晏敦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廖德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尧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石公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陆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高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赵与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