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一阁藏书记
黄宗羲
尝叹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欧阳公曰:“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二者正复难兼。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欲得《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蓄牝鸡易之。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此诚好之矣,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况其他乎?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奇器,法书、名画之间。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则其好书也必不专;好之不专,亦无由知书之有易得有不易得也。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不可谓之好也。故曰:“藏书尤难。”
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困覆护其上。”余独以为不然。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庚寅三月,余访钱牧斋,馆于绛云楼下,因得翻其书籍,凡余之所欲见者无不在焉。牧斋约余为读书伴侣,闭关三年,余喜过望。方欲践约,而绛云一炬,收归东壁矣!歙溪郑氏丛桂堂,亦藏书家也。辛丑,在武林捃拾程雪楼、马石田集数部,其余都不可问。江右陈士业颇好藏书,乙巳,寄吊其家,其子陈澍书来言兵火之后,故书之存者惟熊勿轩一集而已。吾邑孙月峰亦称藏书而无异本,后归硕肤。丙戌之乱,为火所尽。余从邻家得其残缺实录,三分之一耳。由此观之,是书者造物者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灾害之如此。故曰:“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余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凡经、史、地志类书坊间易得者及时人之集三式之书,皆不在此列。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抄之。友仲曰:诺。荏苒七年,未蹈前言。然余之书目遂为好事者流传,昆山徐健庵使其门生誊写去者不知凡几。友仲之子左垣,仍并前所未列者重定一书目,介吾友王文三求为藏书记。
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则震川覆护之言,又未必不然也。
(节选自《黄宗羲诗文选》,有删改)
(注)①东壁:二十八星宿之一,旧说它“主文章”。
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  致:取得,得到
B.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  识:通“志”,记
C.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  捐:抛弃、丢弃
D.幸勿等之云烟过眼  幸:幸亏,幸而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  赵尝五战于秦
B.丙戌之乱,为火所尽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是书者造物者之所甚忌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仍并前所未列者重定一书目  凡是州山水之有异态者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的核心观点展开,逐层深入。
B.第二段通过引用、举例,说明藏书需要有爱书之心和收书之力,那些“以数百金捆载坊书”的“百城之富”正是兼具了这两者。
C.第三段以作者亲见的一个个藏书之家的遭遇为例,说明欲要藏书久而不散,实在是难上加难,由此也可见天一阁之可贵。
D.作者曾有幸受邀上天一阁,择取了那些当时流传不广的抄成书目,但后来这些书目却在好事者之间广为流传。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从 嘉 靖 至 今 盖 已 百 五 十 年 矣 司 马 殁 后 封 闭 甚 严 癸 丑 余 至 甬 上 范 友 仲 破 戒 引 余 登 楼 悉 发 其 藏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畜牝鸡易之。
(2)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抄之。
 
 
 
答案:
14.D
15.C
16.B
17.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
18.(1)(这些书)市价不过一百钱,(杨东里)却没有能力买,他的母亲拿自己养的母鸡去换才买到。
(2)我没有力量,几乎与东里年轻时差不多,还希望在空暇时拿着笔墨,挑选卷少书薄的抄写。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D.本句意为:希望不要把天一阁等同于过眼云烟。幸:希望。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介词,对于;介词,跟、同。
B.介词,被;动词,是。
C.两项“也”均为表判断。
D.助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用以指人、事、物;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
B.“那些‘以数百金捆载坊书’的‘百城之富’正是兼具了这两者”错,从“不可谓之好也”一句中可见,作者认为这并不能叫做爱好。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从嘉靖至今大体已一百五十年了。司马亡故后,封闭得很严密。癸丑年我到甬上,范友仲破戒引我上楼,全部打开收藏。
“从嘉靖至今”是时间状语提前,应单独断开;“盖”表示推测,一般放在下句开头,在其前断开。
“矣”是句末语气助词,在其后断开。
“司马殁后”是时间状语提前,单独断开。
“甚严”是形容词谓语,其后不带宾语,在其后断开。
“癸丑”是时间状语提前,单独断开。
“范友仲”作“破戒引余登楼”的主语,在其前断开。
“楼”作“登”的宾语,在其后断开。
最终划分为: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1)“直”,通“值”,价格;“易”,交换;“无以”,没有……的办法。
(2)“殆”,大概,几乎;“冀”,希望;“握管怀铅”,拿着笔墨。
参考译文:
我曾感叹读书难,藏书尤其难,藏之久而不散失,更是难上加难了。
藏书不是既爱好书同时又有财力者是不能做到的。欧阳公说:“凡是对物爱好而又有财力的,那么没有得不到的。”但二者正难以兼有。杨东里年轻时贫穷不能买书,想得到《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价不过一百钱,却没有财力买,他的母亲拿自己养的母鸡去换才买到,东里特地把这事记在书后。这是真正爱好书了,但对于普通的书籍还没有财力买,更何况其他呢?有财力的人的爱好,大都在犬马、声色、奇器、法书、名画之间。若不是完全抛弃对犬马、声色、字画、奇器的爱好,那么他对书的爱好也必定不会专;爱好却不专,也就无从知道书有的容易得到有的不容易得到;不懂装懂地用几百金买了书坊里的书捆载回来,便自称如有百城之富,这不能叫做爱好。所以说藏书尤其难。
归震川说:“书籍藏聚在一起,如同有金宝之气,卿云环绕覆护在它的上面。”我却以为不然。古今书籍的灾难,不可胜数。拿我看到的来说吧。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的世学楼是著名的。崇祯庚午年间,他的书开始失散,我仅从旧书铺里买得十余部而已。庚寅年三月,我看望钱牧斋,住在他的绛云楼下,因而能翻阅他的书籍,凡是我所想读的书没有找不到的。牧斋约我作读书伴侣,闭门三年,我喜出望外,刚想践约,而绛云楼却被火烧光,图书收归天上了。歙溪郑氏丛桂堂,也是藏书之家。辛丑年我在武林拾取了程雪楼、马石田的集子几部,其余都不可问了。江右陈士业很喜欢藏书,乙巳年我写信给他的家属吊唁,他的儿子陈澍有信来,说经过兵火后,留存下来的旧书只有熊勿轩的一部文集而已。我县孙月峰也号称藏书而没有异本,后来全归孙硕肤。丙戌之乱,被火烧尽,我从邻家得到他藏的残缺实录,仅存三分之一而已。由此看来,书籍是造物者很忌的,不仅不庇护它,还从而如此降灾于它。所以说藏之久学科网而不散失是难上难了。
天一阁的书,是范司马收藏的,从嘉靖至今大体已一百五十年了。司马亡故后,封闭得很严密。癸丑年我到甬上,范友仲破戒引我上楼,全部打开收藏。我择取那些流传不广的抄成书目,凡经、史、地方志、类书、书坊中容易得到的和当时人的集子、术数家的书,都不在此列。我没有力量,几乎与东里年轻时差不多,还希望在空暇时拿着笔墨拣卷少书薄的抄写。友仲允诺了。荏再过了七年,没有实践前言。但是我抄的书目却为好事者流传,昆山徐健庵派他的门生誉抄去的不知有多少。友仲的儿子左垣便合并以前没有抄列的重定一份书目,通过我的朋友王文三来请求我作藏书记。
韩宣子聘问鲁国,在太史处看书,见到了《易象》与《鲁春秋》,说:“周礼全在鲁了。”范氏能世代继承藏书,“礼”不就在范氏了吗?希望不要把天一阁等同于过眼云烟,范家世代子孙对它都如同保护眼睛一样,那么归震川说的有卿云覆护的话,又未必不对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答谢民师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天镜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芝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玄《逊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和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孝经》阅读练习及答案
姚鼐《刘海峰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房千里《庐陵所居竹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文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封建第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工开物之《稻工》阅读练习及答案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震孟《洞庭游记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兵政集训》小叙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范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谱》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贤《心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宗羲《端毅王石渠先生恕》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王讷如使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宗羲、吴伟业《张南垣传》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山居杂咏》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学校》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诗历题辞》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原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王讷如使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续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周云渊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胡玉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周明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