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
拼音:gé  àn  guān  huǒ
近义词:冷眼旁观、见死不救
反义词:见义勇为、身临其境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例子:他原是在~呀。(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谒后语: 
谜语:周郎坐看烧赤壁
成语故事: 
乾康和齐己都是唐朝的僧人。 
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作诗的人,请作一首绝句作为门剌。” 乾康说道: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全诗大意: 
隔岸红尘中的人忙得风风火火, 
山中寺门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 
煮茶的童子请不要再难为我了, 
你就说门前到访的是个穷和尚。 
齐己听了大喜,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 
人们从中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别人忙碌,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帮助,在一旁看热闹。完全是另外的意思。 
(出自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看图猜成语:
出处:《成语玩命猜》第27关
